生命是不斷的尋找平衡點
如果我們的身體出現吃多吃少、拉多拉少、睡多睡少,或者是呼多吸少、吸多呼少、氣多血少、血多氣少……等現象,只要超出一個限度,我們的腦袋瓜或是內分泌可能會讓我們陷入一片騷動之中。
我們的生命現象有點像轉動的陀螺,只要還有足夠的動能,在某種程度的擺盪範圍之內,它仍可以繼續轉動。
靜極思動、動極思靜,生命是一種動態平衡式的生滅過程。
相對於「西醫」兩字,「中醫」兩字的當然就是「中國醫學」的概念,不過,以原始意義而言,中醫的「中」字其實原是代表的是「中和」、「中庸」、「平衡」「執兩用中」等代表「陰陽調和」的概念。
易經有句話說:「致中和,天地位焉,萬物育焉」。就是說要保持陰陽的動態平衡,並調整到最佳的位置的意思。
宇宙世界每時每刻都在不斷運動變化,但動中有靜,變中有恆,人體的臟腑也是遵循陰陽動態平衡的道理,相生相剋,相互為用,以達「萬物育焉」的目的。
因此,不論對生理或心理而言,任何事過多與過少都是有礙健康之道。
中醫的重點一是「陰陽」,一者是「五行」。若要深入研究,這是極其博大精深的學問,阿政先生雖然涉獵多年,仍然非常心虛。
不過不知陰陽五行就進不了經絡的世界
<易經>說過、老子、莊子也都說過,不過如果再看看,愛因斯坦用「相對論」來說陰與陽;原子、核子、電子也用「正」與「負」來說陰與陽:電腦則用「O」與「1」來說陰與陽;還有您對滑鼠的壓與放、捲軸的拉上與拉下、還有您眼皮的開與闔、鼻孔的呼與吸……這些相對現象就是「陰陽」的概念。
在中醫或經絡理論中,我們常會看到「陰陽」、「虛實」、「表裡」、「寒熱」等名詞,簡單而言它其實就是一種講求「均衡之道」的學問。
過與不及都會引起毛病,如何讓它平衡,就是「中醫」的均衡之道。
人體的陰陽怎麼區別?
假設您面朝地趴在地面---作日光浴,那麼,曬到太陽的部分是就「陽」,曬不到的部分就是「陰」。
經絡的運行就是以「陰-陽-陰-陽」的形式,像無端的線在人體不斷的運行。
經絡循行路線:
子(23:00-1:00)行於膽經;丑(1:00-3:00)行肝經;
寅(3:005:00)行肺經;卯(5:007:00)行大腸經;
辰(7:00-9:00)行胃經;巳(9:00-11:00)行脾經;
午(11:00-13:00)行心經;未(13:00-15:00)行小腸經;
申(15:00-17:00)行膀胱經;酉(17:00-19:00)行腎經;
戌(19:00-21:00)行心包經;亥(21:00-23:00)行三焦經。
臟腑的陰陽關係是:
肝-膽、
脾-胃、
肺-大腸、
心-包三焦、
心-小腸。
經絡路線即是依時辰以陰陽經絡相間的秩序,不斷循行於手臂內側、手臂外側、身體前面、背面、足內側、足外側等全身各個部位。一方面要體內經絡、氣血陰陽調和,同時要跟大自然講陰陽調和。
因此所謂「春夏養陽」、「秋冬養陰」,如此,「其知道者,法於陰陽,合於術數……,而盡其天年,度百歲乃去」。
如能根據宇宙的秩序生活,長命百歲不是夢!
至少可以少用幾格健保卡,替國家省點醫療資源!
藉著對稱性循行路線,我們的臟腑及身體各部位的氣血因此得到最全面性的平衡,如果某部位受傷或是路線不暢通,整個平衡系統便開始發生變化。
個平衡系統及可以「五行」來作解釋。
所謂「五行」簡單說就是將自然界的萬物,包括我們的臟腑,歸納為「金木水火土」五大類,他們彼此以「相生」、「相剋」或「相乘」、「相侮」等關係互相制衡。
這個系統又同時以動態平衡的形式傳遞磁場能量,與天地、宇宙、時間、環境或情緒等因素維持互動與溝通的關係。
如以人體五臟而言,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肺(大腸)、肝(膽)、腎(膀胱)、脾(胃)。括號表示與前者的陰陽關係。
五行相生的順序是:
木生火、
火生土、
土生金、
金生水、
水生木。
相剋的順序是:
木剋土、
土剋水、
水剋火、
火剋金、
金剋木。
從這邊我們大致比較可以理解一些現代醫學上難以解釋的牽連現象。
例如:為什麼消化吸收功能不好者,比較容易感冒或咳嗽---因為「土生金」。或者有些肝機能失調者會表現出胃口不好或腹脹泄瀉等現象---因為「木剋土」。
因此,若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,在一定的範圍之內它們會不斷自行調節,這就是人體所謂「免疫力」的機制,但如果是過度或長期受損,變必須藉助於藥物、運動或針灸按摩等方式去讓此系統恢復平衡狀態。
從各種經絡理論及人體磁場的體驗,經絡理論應可以稱為「人體科學」,它真是比高科技還要高科技!
站在養生常識的觀點,以上的理論細節可以不必刻意去記憶,主要請您記住:「中醫」的「中」,另一層的意義是「中和」的「中」。
任何事情過與不及都不是健康之道。
留言列表